急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进展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指心衰的症状急剧或渐进性发作而导致患急诊的临床综合征。因AHF住院的患可有多种病因,总体来讲包括三类患:(1)对治疗有反应的慢性收缩或舒张性心衰患病情恶化;(2)继发于一种急性临床情况的新发心衰患,如大面积心肌梗死或血压急剧升高;(3)晚期或进展性心衰患(难治性心衰),左室收缩功能显降低,处于低排量状态。传统观点认为,心衰急剧恶化的病理生理过程的特点表现为肺毛细血管楔压增高和心输出量降低。有研究表明,AHF住院患中60%有冠心病病史;53%~70%有高血压;〉30%有房颤或房颤病史;〉25%有糖尿病;20%患的肌酐水平〉176.8μmol/L(2mg/dl)。从这些数据看出,AHF常常伴有其他脏器的功能障碍或衰竭,与AHF互为因果关系,因此AHF可能有着更为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第一段]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虹伟,郭春艳.急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7,6(2):88~9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